“护士长您好,我是25床的父亲,我有一封信,要当众宣读……”8月2日,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映入了创伤骨科护士长鲜红梅的眼眸,也将她的思绪带回到了一个多月前……
那时是7月初,45岁的袁先生因雨天路滑,一个踉跄摔倒在地,重达200斤的身体溅起雨雾层层,当即动弹不得,转瞬间右膝hy590海洋之神节便高高肿起,剧烈的疼痛嘶哑了他的喉咙,在尝试几次活动起身无果后,袁先生在大雨中艰难拨通了急救电话,随后紧急入住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创伤骨科。
初入院时的袁先生极为狼狈,衣衫着污、浑身雨湿,痛苦的沉吟断断续续、壮硕的身躯几乎难以自持……创伤骨科护士们敏锐的感触到了袁先生的难堪与拘谨,不动声色间就迅速为他整理好了衣衫、擦拭干净了泥污,随后郭永良主任团队立即为袁先生详细查体并完善检查,检查结果显示袁先生为右侧髌骨粉碎性骨折,骨折移位明显,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。
长期以来,身体的重负已经让袁先生倍感吃力,如今随着“骨折”“手术”等字眼涌入脑海,袁先生更觉疼痛加剧、焦虑倍增,生怕这一次骨折后,人生便就此“躺平”。
虽然说在医生的眼中,无论高矮胖瘦,都是需要帮助和救治的病人,但因身体情形特殊而导致的患者情绪脆弱乃至内心崩溃,却是临床治疗中不可忽视的巨大困难,患者没有信心,救治就充满风险。

为尽可能消解袁先生的悲观情绪,减轻他的身体疼痛,创伤骨科护理团队在护士长鲜红梅的带领下,决心给予这位“25床”患者“特殊”的照顾。“一二三!一起来啊,翻起来……真棒!”日常护理中,护理团队不仅运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,超前镇痛、磁性hy590海洋之神怀,采用多模式的健康教育缓解袁先生紧张焦虑的情绪,还坚持每天为体重高达200斤的他进行床头翻身,一言一语都饱含鼓励与期待,用心贴心的温暖帮助他重塑信心,在责任护士朱东梅、任红静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下,袁先生腿部肿胀和疼痛也较前有所减轻。
然而,祸不单行,就在袁先生疼痛有所缓解,信心初步建立,病情较为稳定,准备进行手术治疗时,病毒却钻了空子!
一天内,袁先生反复高烧不退,又合并胃食管反流,这让原本心情稍好一些的他一时间又无比低落沮丧,精神几度崩溃。“医生,我这个病严重吗,为什么反反复复发烧,我什么时候能做手术?”每天查房,袁先生都会焦虑地向医生询问。“病要一个一个治,你住在二一五,就不要有任何担心。”郭永良主任面对患者的焦虑,总会用最简单的话语,给出最鼓舞人心的力量。当然,行动与安慰永远同步,在消化科、呼吸内科、麻醉科等科室专家会诊后,共同为袁先生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,同时给予袁先生消肿、镇痛、抗凝等对症治疗。经过及时、对症、有效治疗,袁先生的发烧症状逐渐好转,身体各项指标也达到了手术要求,安全度过围手术期。
7月22日,在做好完善的术前准备后,郭永良主任团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为袁先生成功进行了“右侧髌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”,术后给予消肿、镇痛、预防感染、补液、促进骨质愈合等对症支持治疗。术后恢复期间,郭永良主任、主管崔斌医生一次又一次细心、耐心地询问袁先生的感受和病情变化,悉心查看,尽职尽责。护士长鲜红梅及护理团队精心换药,周到服务,指导其早期康复锻炼与生活指导,这一切都让袁先生及其家人感到亲切与温暖!
“出院后要在家卧床休息,继续支具外固定制动,要定时定量地吃药、补钙,促进骨质愈合,还有不要忘了每月来复查……”8月5日,在入院近一个月后,袁先生病情稳定,伤口愈合良好,终于可以出院了。出院时,护士再次叮嘱出院后的注意事项,此时的袁先生心中,除了感谢还是感谢。

“二十余天日日夜夜的奉献和守护,在我最艰难的日子里,是创伤骨科的医护人员们让我振作了精神,坚定了信心,战胜了病痛。白衣天使的仁心仁术,良好医德,让我极为感动。不是亲人胜似亲人,不是清泉却清泉润心。”8月5日一大早,袁先生与家人手捧鲜花和精心设计的刻有“良医之堂”和“仁护使者”字样的两块玉璧来到科室,并当众宣读了亲手书写的感谢信,真挚而滚烫的话语和浓浓的祝福声回荡在整个病区,为给予他hy590海洋之神心与照顾的科室医护送上了“仪式感”满满的感谢和敬意。

“良医之堂除病魔,仁护使者播福音,高德湛术拯众生,百姓口中美名声。”这是患者的认可,是对医务人员付出心血与汗水的回报,更是对他们的不断鞭策和激励,创伤骨科团队将以此为动力,不忘初心,继续前行,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,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,为他们带去健康和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