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看的牙齿千篇一律,糟心的智齿千奇百怪。一颗颗在口腔内“肆意疯长”的智齿所带来的影响,不仅仅是疼痛那么简单,有些时候,它会不声不响地“吃掉”你健康的牙齿!
横着长、侧着长,就是不竖着好好长的智齿
疼痛,是大多数人下定决心拔除智齿的原因,但如果你的智齿活得“岁月静好”,还需不需要拔除呢?今天,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口腔科专家们将通过近期2例智齿引发“邻牙拔除”的患者病例,告诉大家什么是智齿,以及什么样的智齿建议大家拔除。
病例1——我的智齿,竟然吃掉了我的牙根!
患者张先生2个月前突然发现,自己下颌左侧牙齿,遇凉、热都会剧烈疼痛,甚至不敢用左侧牙齿吃东西,在某口腔门诊钻开牙齿,反复换药治疗几次后仍未见缓解,才想着到大医院看一看。二一五医院口腔科接诊后发现,患者口内下颌最后一颗牙齿上有溢出的白色充填材料,而这颗患牙在几次不当治疗后,已经明显松动,且咬合时剧烈疼痛,患者自述在前期治疗过程中没拍X线片明确病情,接诊医师随即为他安排了口腔CT拍摄。CT发现,在这“摇摇欲坠”的牙齿下,还悄悄隐藏着一颗倾斜的智齿,而这颗智齿,已经几乎“吃光了”它侧方“松动”牙齿的牙根,这才是导致张先生牙疼反复治疗无效的根本原因!
病例2——天天刷牙,智齿却藏着我2周前吃过的食物!
第二位患者同样姓张,但他在25岁的年纪,却已经被智齿疼痛折磨了2年多了。小张自述,自己的智齿疼,并不是“疼起来要人命”的那种,所以才一拖再拖。但近期,小张的下颌右侧牙龈反复长脓包,因担心病变扩大,才终于鼓足勇气走进了口腔科。医师在检查小张口内情况时看到,该患者下颌右侧第二磨牙牙冠表面完整,但在颊侧牙龈位置处,可见约5mm直径的脓包,脓包下,一颗牙冠倾斜部分微微露出的智齿隐约可见,而这两颗牙齿之间,竟有着大量嵌塞的食物,已然形成龋洞!并且第二磨牙周围骨质被破坏严重,牙齿已经是“悬浮”在牙槽窝内,这颗看似完整的牙齿因为智齿给予的阻力和龋洞的存在,其实已经不具有保留价值了,只能和智齿一起被连根拔除。
大张和小张,皆因智齿最终导致邻牙被连同拔除,那到底什么是智齿呢?
智齿是随着人类进化,颌骨发育逐渐退化,出现颌骨骨量小于牙量的情况,即口内骨量容纳不下牙量的情况,这些无法容纳而被迫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,且以后也不会自行萌出的牙齿,我们称其为阻生齿,而发生在第三磨牙位置的阻生齿我们俗称“智齿”,通常在16-20岁左右萌出,对于已完全萌出并建立良好咬合和邻接hy590海洋之神系的智齿我们就不需要拔除。
那么什么样的智齿需要拔除呢?
1. 反复引起周围牙龈发炎肿痛者。

2. 位置异常无咬合功能,如近中倾斜、合向伸长、颊侧异位等。

3. 与邻牙邻接不良,食物嵌塞导致邻牙龋坏、牙髓炎病变。

4. 因压迫导致邻牙牙根或远中骨吸收。

5. 已引起含牙囊肿或肿瘤。

智齿该不该拔除,切莫将疼痛作为唯一标准,疼痛往往预示着病灶已经发展,往往会波及健康的牙齿,所以科学、及时的诊断才是决定智齿“去”与“留”的hy590海洋之神键!